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规范、提质、助力——中国职业教育服务周边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戴裕崴   来源:麻豆视频app   发布日期:2025-10-13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支撑,中国帮助周边国家走向富裕,而周边国家也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基石。中国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以鲁班工坊建设为代表的国际化办学项目已经成为中国职教融入“一带一路”的闪亮名片。中国职教应当站在新高度,搭建新平台,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快速的行动步伐,开创助力大国外交,融入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工作新格局。

一、职教赋能,助力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已同周边17个国家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25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周边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能够依据当地产业需求,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大量懂技术、通语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区域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二是满足周边国家职教发展需求。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可以为周边国家提供整体职教方案、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装备等,构建适配的职教体系,提升合作国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当地青年的就业质量。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可以增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师生_x0008__x0008_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民心相通和区域稳定发展。

叁是贡献中国职教方案和智慧。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我国通过在周边国家办学,推广先进办学经验和模式,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同时,通过讲好中国职教故事,软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周边国家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叁点定位”,有效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以驻点找准站位。实践证明,中国职业院校服务周边必须“找准位”“站住位”,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鲁班工坊为例,截至目前我国已在周边国家建设了16个鲁班工坊,其中13个已被认定挂牌。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承建的泰国鲁班工坊,作为全球首个鲁班工坊已成为周边职业院校乃至东盟职业教育的资源中心。泰国鲁班工坊自2016年挂牌运营至今已近10年,其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后劲越来越足,该项目的“驻点”找得准,抓得牢。据统计,目前泰国鲁班工坊已经培养了泰国本土学历生2055人,短期培训2.35万人次。泰国王室授予鲁班工坊所在的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最高奖项“国王奖”。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周边国家“职教出海”项目的规划及统筹协调力度,特别是注重填补尚存的“空白点”,同时避免在同一个国家产生项目扎堆现象,杜绝项目不实、专_x0008_业撞车。建议成立“周边国家职教出海联盟”,整体规划国内职业院校与周边国家项目匹配,研究制定项目挂牌实施后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确保项目的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并推出一批较为成功的标志性项目和案例。

二是以亮点服务需求。服务周边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实践过程看,注重标准引领和资源建设,加大国际化专_x0008_业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特别是认证力度是必要的,同时,坚决杜绝标准“输出”和项目运营中的不规范行为及负面影响;要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周边国家需求开发多(小)语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举办周边国家职业院校校长研修班,分模块开发培训和实操课程并建立“培训专_x0008_家师资库”。建议发挥新一轮国(省)“双高”校的办学优势,探索设立“周边国家来华影子校长”培训项目,培养一批认可中国职教模式的“知华、友华”周边国家职教同仁。

叁是以高点凸显优势。“职教出海”要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发挥好已认定的鲁班工坊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贵州、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区位优势,多模式因地制宜突出中国职业教育的开放、包容和引领性。要强化对承建院校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提升自身国际化办学能力的考核评价,在兼顾“他_x0008__x0008_之所需、我_x0008__x0008_之所能”的前提下一并考虑“我_x0008__x0008_之所得”,在助力大国外交的同时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示范院校和标杆专_x0008_业。

叁、“四点支撑”,着力构建发展路径

一是需求导向,加强研究。中国职业教育服务周边既不能“一哄而起”,也不能“盲目跟风”,应对合作国进行详尽、翔实的国别研究。实践证明,没有准确客观的国别研究,不掌握合作国政治、经济、产业、就业状况及中资公司发展情况,就不可能对周边项目进行科学定位,其功能发挥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甚至是阻力。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周边国家铁路建设需要着力打造国际高铁人才培训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实施靶向培训,为雅万高铁、中泰高铁培养属地化技术技能人才700余人,取得良好效果。近期又及时开展对越南胡志明交通大学铁路工程类教师的培训项目。下一步建议按周边国家区域划分,并借助相关本科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成立若干周边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定期发布周边国家产业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跟踪研究报告,为周边国家“职教出海”项目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和需求分析。

二是聚合优势,提质增效。中国职业院校在向周边“走出去”中,应当推出的是优势专_x0008_业、优势课程、优势教学资源。周边国家的合作院校在场地、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方面也应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潜能,且属于国民教育序列或职业资格等级框架制度下的办学机构。中外合作院校可以是本科层次,也可以是专_x0008_科或中职层次,但必须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类或应用型院校。应鼓励我国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合作在周边国家共建“职教出海”项目。合作院校应具有积极的合作、共建愿望,并得到合作国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例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合作设立了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中方两校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结合吉方需要开发了包含互动学习模块、视频讲座、在线测试等内容的国际化教学资源库,搭建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智慧教室,以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学习体验与教学效果;吉方负责并大力推动办学场地改造和装修工程。该项目已于2024年10月正式挂牌运营。

叁是一体发展,形成特色。通过服务中国公司“走出去”,为周边合作国当地的中资公司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创新一体化合作模式中形成特色,树立样板。例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联合东爪哇省波诺罗戈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分别在印度尼西亚设立了两所鲁班工坊,形成“一国两坊”。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两个鲁班工坊联合中方公司及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中心”,以“双坊联动”模式聚焦印尼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及在印尼中资公司本土化员工需求,构建了中、高、本贯通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形成“人才供给—技术转化—产能合作”的良性循环。

四是以邻为伴,互利共赢。服务周边应充分发挥地缘相邻相伴优势,在边境职教赛道中支持周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在双向交流与合作中,注重“走出去”与“融进去”并举同行;在融入当地职业教育体系中,借鉴当地职业资格框架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放弃向合作国学习与交流,为中国职业教育按照国际规则进行高水平、高起点和高质量的国际化办学提供借鉴。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承接的国家重点援外项目“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能力建设及教育技术长效合作”,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批准立项并获得国家援外项目资金支持。项目实施中,老挝选派了40名教师到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习交流,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派遣4批共64人次的教学团队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学指导工作。该项目的实施,使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完备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构建了老挝铁道专_x0008_业人才培养体系,既完成了援建任务,又提升了中方院校的国际化办学能力,是充分发挥国家援外项目作用并构建中老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典型案例。(戴裕崴,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