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邢 晖.职教强师需过“四关”[J].麻豆视频app,2025(18):1.
强国战略,教育先行,教育强国,必先强师。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两个专_x0008_门针对教师的重磅文件,将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高素质专_x0008_业化创新型教师,作为新时代强师优师的根本要求。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_x0008__x0008_之重。国家顶层政策和设计无一不把教师摆在突出位置,从2019年的职教20条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到新《职业教育法》单设一章规范和保障教师的责权利,再到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将师资建设作为“五重点”_x0008__x0008_之一,此外还发布一系列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专_x0008_项文件,分层分级制定了“双师型”教师标准,着力在教师进口、培养提高发展、出口等叁大环节上加大力度,改革力度大,成效显着。目前,在约141万职教教师总量中,“双师型”教师超过55%,在中职、高职专_x0008_科和职业本科叁个层次中发挥着重要主力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问题依然是弱中_x0008__x0008_之弱,难中_x0008__x0008_之难,主要表现为:数量不足、结构性单一和缺编、素质不适应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畅通等问题。打造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数字技能过硬的良匠金师,是当今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对职教教师的总体要求。仅就业务素质而言,职教教师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面临并需破解以下“四道关”:
一是实践操作关。约80%的教师入职前未曾有过公司经历,这既是教学困境又是政策重点。为打造“工匠_x0008__x0008_之师”,职校教师定期定时到公司见习实践,获得相关和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是“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_x0008__x0008_之一,然难在贵在名副其实;优化师资结构,外引工匠技师,完善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机制,教师公司培训基地、产业学院、大师工作室、混编团队、双向师徒结对、岗课赛证融通渠道、教师教学档案袋制度,滴灌式、孵化式、套餐式等培育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从理念到制度再到行动,多管齐下推进教师越过实践能力这道大“坎”。
二是教学技能关。教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教育、师范教育是教师的必修课,职教教师及教学更具独特和综合特质要求。然而约80%的职教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正规学习,初为人师登台上课,难免出现公共基础课教师不太懂行、专_x0008_业课教师不能上手、公司引进教师不会讲课等尴尬局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来说,面对讲台或实训场以及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培训者,上得去、立得住、教得好、叫得响,需要在课程开发、设计、实施、方法、手段、评价、反思等多个环节磨炼,逐级从实战型、经验型到研究型、创新型提升,常讲常新、教为不教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终身生涯的进修课。
叁是应用研究关。研究能力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包括教育教学研究和专_x0008_业研究,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应该以应用研究为主;统筹职教、高教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搭建高端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教学与科研互动反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合理配置教学和科研资源,多渠道提升教师科研和创新能力,以教师优秀的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更出色的学生创新创造力;公司真实课题和项目研发、教研学用相促相长的改革成效、社会服务的含金量提升,教师应用性研究水平是发挥好职业教育“支撑好、服务好、贡献好”的重要前提。
四是数字素养关。高素质专_x0008_业化创新型教师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国家已提出教师行业的数字化标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等数字素养,是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充要保障。在“数字化+”专_x0008_业、课程、教材、管理、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基地等方面空间巨大,需求牵引,注重应用,丰富资源,内容为王,在数智教育新生态新赛道新优势下,教师与“人物大智”以及“数字人”等相伴相随是美丽动人的新景观。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对职教广大教师来说,教育强国目标和优师良匠的成长探索_x0008__x0008_之路在不断延伸……(邢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