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为主线,聚焦财税、金融保险两大核心领域,深耕“订单班”培养模式。通过“定制化培养、沉浸式实训、精准化就业”闭环育人体系,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学生就业质量、公司用人满意度与社会认可度持续攀升,构建起校企共赢的职业教育鲜活案例。
“德永信订单班”:深耕财税领域十叁载,铸就校企共赢“金字”招牌
2011年,学校与深圳市德永信财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永信”)携手,首创“德永信订单班”,历经13年沉淀,已培养9届学员,成为校企长期深度合作的先进典型,“叁维联动”培养体系实现了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一)“叁维联动”破壁垒,重构育人流程
一是师资共聘,注入活水。6名公司高管受聘为财会专_x0008_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高级顾问,12名税务师、会计师、部门经理任兼职教师,定期入校讲授“智能财税实操”“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等课程,将新的行业信息与真实案例带入课堂;学校骨干教师定期下沉公司,参与实操,形成“教师即工程师、工程师即教师”的双向流动机制。
二是课程共建,瞄准需求。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公司代理记账、税务鉴证、工商注册等核心业务模块转化为课程内容,共同开发《涉税会计》《财税岗位厂翱笔教程》等教材。学生通过公司真账实训平台,完成从原始凭证审核到财务报表编制的全流程实操。
叁是实训共促,强化实战。“订单班”推行“校内实训+公司实践+顶岗实习”阶梯式实践模式。大一阶段,学生去公司参观,接受公司文化熏陶;大二阶段,公司导师入校指导,学生进公司实践,实行学分置换;大叁阶段,学生入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由师傅“一对一”带教,参与纳税申报、年度汇算清缴等项目。
(二)育人成效显着,实现校、企、生共赢
截至2024年,“德永信订单班”累计培养学生600余名,每届“留存率”占公司年招聘总量的 30%以上,总体就业率高。涌现出数十名优秀毕业生,其中,5人获公司“汽车梦基金”5万元,4人获“住房梦基金”35万元,有2名业务中心副总、1名总监、8名项目经理。此外,“德永信杯”会计技能比赛已成为学校品牌赛事,公司冠名颁奖,通过“理论考核+实操竞技”选拔优秀人才,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业”。
“中安保险公估订单班”:聚焦保险赛道,形成快速成才育人案例
自2021年起,学校数字金融学院与深圳市中安保险公估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探索“订单班”人才培养,针对金融保险行业专_x0008_业性强、实操要求高的特点,创新“四阶螺旋”育人模式,快速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
(一)“四阶螺旋”强能力,规范培养全流程
一是制度先行,保障培养质量。学院出台《订单班管理办法》《订单班学分置换方案》,将公司实训、岗位考核纳入学分体系,学生完成公司课程与跟岗实践后可置换相应学分;配备班主任与公司导师跟班,全程对接学生学习生活,及时解决问题。
二是课程分层,实现能力跃升。“订单班”课程按“入门—基础—实战—进阶”分层设计,入门阶段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与公司,基础阶段课程夯实学生保险服务能力,实战阶段课程引入公司中台系统以训练学生的核心技能,进阶阶段依托“争议案件处理”“实战案例分享”等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首届“订单班”39名学员全部通过公司认证考核。学生完成校内课程后进入公司跟岗实践,公司为每名学员配备拥有5年以上查勘定损经验的资深导师,“一对一”指导参与真实案件处理,打通从理论到实操的转化通道。
(二)就业质量亮眼,职业发展潜力凸显
截至2025年9月,“订单班”已输送65名优秀员工,覆盖非车险理赔、车险理赔核心岗位,公司“留存率”达85%,薪资呈稳步增长态势。
校企协同共话发展,“订单班”成职业教育新方向
德永信负责人表示:“与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招聘合作,而是‘共同育人’的伙伴关系。学生入职后能快速上手,减少公司培训成本,多人已成长为管理骨干。”数字金融学院负责人介绍说:“‘订单班’让我们精准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资源。公司导师的真实案例、教师的公司实践经历,让课堂更接地气,学生学习兴趣与就业竞争力显着提升。”“订单班”学生认为,“订单班”让他们提前熟悉了保险理赔工作,实训帮助他们少走了弯路,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截至2024年,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两大“订单班”累计输送高素质财金技能人才700名,公司满意度达92%。其成功经验多次在省级职业教育会议上交流分享,为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数字领域技能人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